透过科技进步与社会协定,世界正在被抹平。
—托马斯·福利德曼 《世界是平的》
得益于科技的发展,这样的平化也出现在金融行业。随着ABCDMI(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技术延伸到金融行业,信息不对称、过程不透明、弹性架构等问题得到了纾解,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出现还让去中心化架构进一步变得现实。
从O2O到OMO,从互联网拥抱金融产生互联网金融到金融拥抱互联网产生开放金融生态,金融的平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用户从柜台办理、经理上门服务,再到PC网站、手机APP、小程序,“金融即服务,银行即平台”的特征和力量正在显现。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离柜率达到89.77%,而九年前的离柜率数据仅在45%左右。
近十年,中国银行业快速发展,各种原生和舶来的新思潮、新理念、新技术冲击着从业者。数字化浪潮的裹挟之下,银行的获客焦虑、流量焦虑、科技焦虑也暴露出来。信贷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赢利手段,也随之从1.0时代进入了3.0时代。
新希望金融科技公司作为中小银行零售数字化转型技术服务商,汇集了全球一流的人工智能专家以及行业咨询专家,特别呈现洞察报告《信贷3.0:让客户重返银行》。联合成都市科技金融协会共同从行业演进、技术发展、市场需求、科技架构、业务需要、用户体验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洞察剖析,并形成了专业的观点和方法论建设。
1、从封闭到开放,从业务经理到开放银行和API对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信贷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性盘点,分为:“人肉战术与低效工具的掣肘”、“互联网金融时代,马太效应开始显现”、“金融即服务,银行无处不在”三个阶段。在这一部分中,读者会看到在不同时期,银行信贷业务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显著变化。从展业模式、业务场景、技术路径等角度进行概述,此外还会介绍API、Opening Bank等新模式、新理念在信贷3.0时期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2、信贷1.0到3.0的六大表征信贷1.0到信贷3.0,每个阶段的划分都有明确的不同,洞察报告《信贷3.0:让客户重返银行》从6个角度进行了分别概述:放款速度、贷款成本、可得性、流程管控、不良率、贷后管理。其中,重点对比了信贷2.0与信贷1.0的进化和区分,并将信贷3.0的六大特征进行了单独概述和分析。
3、信贷3.0:不止于“贷”当下,受贷款利率下降影响,生息资产收益率明显降低,净息差已经收紧。监管部门通过下调LPR带动了银行贷款利率下行,由此实现银行向实体经济让利的目标。后续来看,在客观调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下,银行压降负债端成本也增加了压力。在这种背景下,银行可以充分发挥信贷3.0的特点——不止于“贷”,对外提升服务价值,内修架构体系之功,对冲负面因素影响。
4、制胜信贷3.0的四大锦囊基于信贷3.0的核心,让贷款提供方成为客户生产或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技术专家经验、咨询专家总结归纳、基于银行实际业务开展的现实情况,洞察报告提出了四大核心要素,助力银行在信贷3.0阶段获得最佳成效。
5、让客户重返银行,让银行无处不在在压轴章节,通过丰富的数据图表展示了当前的市场情况、成长性情况。将银行与互联网巨头之间的态度变化进行了辨析,对不同时期的不同现象进行了总结。并从获客、风控、运营、系统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参考建议。帮助银行以信贷为切口,实现金融产品交叉销售,建立一体式存贷汇金融生态。